技術特點:1、地面起壟后(壟寬60 cm、高20 cm,溝寬40 cm),壟上營建小溝(壟面正中間開微溝,寬20cm,深10cm),提高壟上土壤水分含量;2、用地膜全覆蓋,增加了集雨面,使壟面上的降水向壟上微溝和大溝內聚集疊加,較普通的全膜雙壟溝播顯著提高降水利用效率;3、可提高干旱季節(jié)的壟上土壤含水量,降低雨季的壟上含水量,利于馬鈴薯塊莖生長和降低病害風險;4、馬鈴薯種植在壟側,以滿足塊莖生長的土壤要求,進而顯著提高馬鈴薯產(chǎn)量。
應用范圍:廣泛適用于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區(qū),馬鈴薯種植所需降雨量及熱量不足,生產(chǎn)能力較低且不穩(wěn)定區(qū)域。
市場前景:該技術在甘肅省安定區(qū)、會寧縣、榆中縣、莊浪縣等旱作區(qū)試驗示范,均取得了顯著的增產(chǎn)增收效果,是旱作地膜覆蓋集水技術的創(chuàng)新應用,在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馬鈴薯種植區(qū)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前景。
效益分析:該技術可顯著增強土壤貯水能力,提高馬鈴薯對降水利用效率,增強馬鈴薯抗旱性,可使馬鈴薯增產(chǎn)15%以上,商品率提高20%,畝增收300元以上。
1、技術示意圖
2、田間效果圖
3、技術集水效果
4、示范區(qū)馬鈴薯田間長勢
5、試驗區(qū)馬鈴薯田間長勢